hello ooc
說明
介紹如何開始撰寫編譯ooc。
「範例連結」。
操作步驟
建立「hello」這個「專案資料夾」和「hello/source」這個資料夾
執行
$ mkdir hello/source -p
切換到「hello」這個資料夾
執行
$ cd hello
產生「hi.use」這個檔
執行
$ cat > hi.use << EOF
Name: Hello
Description: Nice to meet ooc!
Version: 0.1.0
SourcePath: source
Main: hi
EOF
產生「source/hi.ooc」這個檔
執行
$ cat > source/hi.ooc << EOF
"what's up ooc" println()
EOF
觀看目前資料夾檔案結構
執行
$ tree .
顯示
.
├── hi.use
└── source
└── hi.ooc
1 directory, 2 files
編譯
執行
$ rock
或是執行
$ rock -v
就會產生一個執行檔「hi」。
執行hi
執行
$ ./hi
顯示
what's up ooc
額外產生的檔案
上面編譯除了為產生「hi」這個執行檔,還會產生「.libs」和「rock_tmp」這兩個資料夾,這裡面有很多檔案,可以深入研究。
有一個「rock_tmp/ooc/hi/hi.c」,就是編譯成c的主要檔案,裡面有「main」,也就是程式的進入點。
執行下面的指令,則是可以把這些額外產生的檔案刪除。
$ rock -x
顯示
Cleaning up outpath and .libs
然後「.libs」和「rock_tmp」這兩個資料夾和裡面的檔案,就會被刪除了。
編譯並且執行
也可以直接執行
$ rock -r
就會進行編譯,若編譯成功,就會馬上執行「hi」。
不需要use檔,直接編譯ooc檔
也可以直接執行
$ rock source/hi.ooc
或是執行
$ rock source/hi.ooc -v
就會進行編譯
更多參考
- ooc / Tutorial
- ooc / Basic rock usage
- ooc / Usefiles
- ooc / About rock